市生态环境局:
农工党市委会提出的《防治农村“白色污染” 守住乡村振兴底色》提案,我院进行了认真研究,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:
一是加强科技创新,扎实开展农业生产可降解地膜应用研究。充分发挥我院人才、技术等科技优势,加强农业生产可降解地膜等环保型农膜研究,扎实开展了《烤烟生产可降解地膜应用研究》科研项目,并在信丰县正平镇开展了可降解地膜与常规生产PE膜对比试验和示范,运用田间温湿度记录仪对烤烟地下5cm和10cm土层温湿度进行监控。通过项目实施,研究集成可降解植物纤维地膜烤烟配套覆盖栽培技术,治理烤烟生产塑料残膜污染,免除残膜回收用工,达到减工降本增效的预期效果。
二是强化示范引领,大力开展农膜科学使用回收技术培训。按照“坚持科学规划、合理使用,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,坚持减量与替代并行”的工作原则,将我省蔬菜、烟草等传统PE地膜科学合理使用区域划分为必覆区、可覆区和不覆区三类区域,指导全省进一步优化地膜覆盖区域结构,防范地膜滥用造成残留污染和资源浪费,协助制定《地膜科学使用区划及减量替代技术指导意见》,在必覆区,使用易回收的加厚高强度地膜(厚度≥0.015毫米),在部分适宜区域推荐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;在可覆区,采取“加厚高强度地膜+机械化残膜捡拾回收”、“全生物降解膜”等技术;在不覆区,采用“秸秆覆盖+收获后旋耕还田”、“生物有机肥+保水剂”等技术,为各地系统开展地膜残留污染防控提供参考。我院直属单位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《2023年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》省级技术指导专家组单位,负责指导赣州、吉安试点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,指导编写了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实施方案,开展了农膜科学使用回收专题技术培训,并对示范县和非试点县规范建立农膜使用和回收处置情况表、废旧地膜回收主体收购情况表、普通聚乙烯地膜回收量和加厚高强度地膜回收量台账进行技术指导,广泛宣传普及白色污染危害性,引导农户主动参与、积极支持“白色污染”治理工作。
下一步,我院将继续开展地膜减量、地膜替代、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研究与示范,研发和引进先进的农膜回收技术,提高回收效率和残膜回收率,扎实开展农膜科学使用回收技术指导、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,进一步协助做好有关政策的宣传贯彻,为防治农村“白色污染”、守住乡村振兴底色提供科技支撑。